种棉“游戏” —新疆尉犁县“90后”的无人农场印象
种棉“游戏” —新疆尉犁县“90后”的无人农场印象
媒体报道
2021-10-29 01:50
26106
官方新闻
媒体报道
2021-10-29 01:50
种棉“游戏” —新疆尉犁县“90后”的无人农场印象

20211027_006_05_91497.jpg

10月25日,“90后”新农人艾海鹏(右)、凌磊在新疆尉犁县种植的3000亩棉花迎来丰收,二人在棉田中查看机械收获的棉花。


“90后”艾海鹏回到家乡新疆库尔勒,来到尉犁县的棉田边和小伙伴凌磊一起放出“两个人挑战管理3000亩棉田”的豪言时,当地的老棉农没有一个觉得他们能成:“胡说八道!”“3000亩?不可能!我们不是机器人。”


“老把式”的质疑让艾海鹏心里也有些犯怵,4月底5月初连着遭遇三场风灾,更加剧了这种忐忑。10月,他终于长舒一口气,尽管几经波折,尽管还有一些环节有待改进,3000亩棉田还是绽开了收获的花朵,这场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管理无人农场的探索迈出了第一步。


“首先,得有套‘精装房’”

——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的好底子,是无人农场最扎实的“地基”


“地块儿得足够大,农田要平整,我们才好上设备、上机器;输配电等基础设施要完善,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才能运作起来。”艾海鹏和凌磊是国内一家农业科技“独角兽”企业的员工,在开始新季棉花的种植前,有着五六年无人机飞手经验的“海磊兄弟”做过很多设想,也对农田的基础设施条件有过很多担心。当他们真正站在3000亩“精装”农田旁时,这些担心都烟消云散。


尉犁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,棉花承载着农民增收的希望。如何让更多棉花“住进来”“住得舒服”、从而带来更好的收益,是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“给棉花一套精装房”,成为破局的关键。


整合零散的土地资源是第一步。2017年起,当地开始加快推行土地流转,截至目前,全县已流转土地42.3万亩,田埂、田间道路、水渠等的整合将更多土地释放出来,“大概增加了8%-10%左右的面积,这部分在流转过程中都纳入到村集体收益中,用于增加农民收入。”尉犁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晓冬说。


有了成片的土地,接下来还要做“软装”。耕作田块的田面要平整、大小要适宜机械作业,灌溉与排水工程符合高效节水的要求,田间道路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,农田防护因害设防,农田输配电建设和退化土壤治理也不能落下……2019年以来,尉犁县先后投资3.285亿元,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0.6万亩。


“我们乘上了这趟春风。”艾海鹏粗略算了一下,如果没有这套“精装房”,前期可能需要投入数百万成本,让他们望而却步。“无人农场之所以可以实现精准作业、减少人工投入,是建立在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上的,而智慧化管理则要依靠农地里安装的气象站、摄像头、土壤传感器等数字基础设施,但是如果路都不通、水电也没有、机器进不去,前面说的这些都无从谈起,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做好这一切的前提。”



  “精准就是金钱”

  ——省人工、控成本、抢时间,数字时代的农业向效率要效益


学生时代勤工俭学的拾花经历给艾海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——棉农种植的棉花植株矮,采摘时需要背着袋子、窝下身子蹲着采摘。“每到棉花丰收的季节,整列整列的火车拉着从内地来的拾花工,那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。”他说。


“我们以前统计过,流动性拾花工大约有2.5万人左右,都集中在采收的那一段时间,一下这么多用工量,经常需要政府出面对接。”张晓冬说出了热闹背后的故事,人工采摘成本在2-2.5元/公斤左右,还要管吃管住管路费,对棉农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。


还有一些损失是隐形的。新棉刚开始采摘上市时,往往价格较高,随着上市量的增加,价格逐渐下降。即便是手快的拾花工,一天也只能摘100公斤左右。而机器采摘一天就能采收几十亩地,有些甚至可以接近100亩,按亩产400公斤算,一天可以采收3万多公斤。


随着机采棉的推广,如今尉犁县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6%以上,机采棉模式播种面积超99万亩。“光采摘这一项,一亩地就能节约300-500元的成本。再也不用为棉农用工的事情犯愁了。”张晓冬说。


新的问题接踵而来:如何让机器作业更精准,实现减损增收?


尉犁县墩阔坦乡墩阔坦村棉农努尔艾力·吾买尔对此颇有心得:播种要通过安装了导航系统的精量播种机来完成,这样种出来的棉花整整齐齐,漂亮得很,用的种子也少了,采收时效率也更高了。


凌磊则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作为这个问题的回答。“不只是播种,遥感无人机拍下棉田的高清数字地图,通过人工智能处方图技术,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快速对图片完成分析。不需要人工下地,哪里缺苗、不同地块棉花的长势、病虫害的情况,屏幕上一目了然。”


艾海鹏和凌磊对泵房也进行了物联网改造。曾经以泵房为家的陈师傅轻松了:“终于可以不用守在这里日夜盯着了。现在他们在电脑上设定好,水泵自动运转,出水桩按程序打开,泵房设备的运转情况远程就能控制监管。”


“这个系统还能指挥农业无人机进行全自主打药等植保作业。”据凌磊和团队成员的估算,如果采用传统方式使用拖拉机喷药,机器下地时会挂到棉桃,一亩地大约要造成一百多元的损失。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指挥下的植保无人机不仅可以避免这部分损失,还能实现精量化管理,减少农药化肥使用。



  “我看到了乡村的希望”

  ——数字模型为农业生产“破壁”,种田像在打游戏,让农民成为能吸引年轻人的职业


50岁的克热木·热合曼是尉犁县的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员。智慧农业的发展与应用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。“土壤水分减少了,传感器就会自动发送短信到棉农的手机上,提醒棉农浇水。棉农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棉田情况,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,以后棉农躺在家里就可以管理棉田,种棉花会越来越方便。”他说,“等冬天棉花采收完,我要好好在各村宣传一下这项新技术。”


让种棉花越来越方便、越来越容易,也是艾海鹏努力的方向:“如果种地就像打游戏一样,有乐趣、好上手、易操作,是不是就会有更多年轻人回来?”


艾海鹏心里的疑问正在被时间解答。临近收获时,从前和他一起做无人机飞手的小伙伴忍不住找上他问:“这样种棉花好酷!我能不能加入?”


“无人农场其实就是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。”经过一年的实践,艾海鹏对无人农场有了自己的理解,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老棉农可能会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,连续多少天15℃以上就能播种了,我们需要的是把这种经验转化成数据,传感器显示积温达到某一个数值后,系统会提醒我,该播种了。”


把生产经验转化成数字模型,让不懂农业技术的人也能种地,艾海鹏畅想着,也许未来有一天,农民也可以成为一个培训上岗的职业。


不仅是年轻人的回归,老棉农对新技术的接纳也同样值得欣喜。在凌磊看来,依赖经验的传统耕作方式更多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传授经验,而无人机、智慧农业管理等新技术则需要敢于突破和尝试的年轻人来带动:“我们最开始在新疆推广无人机的时候,用户平均年龄大概在26岁左右,现在已经提高到了36岁。”


10月24日,“海磊兄弟”种植的3000亩棉田收获了。棉田旁的凌磊轻声说了句:“我可能会一直种下去。”艾海鹏还在摆弄手机,不一会儿,音响里传出应景的歌声:“一代人终将老去,但总有人正年轻”。